篇一:预防极端天气心得体会
大型城市极端天气应急与思考心得体会
其实人们对极端天气并不陌生,但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空间里,灾害可能会以新的方式出现。比如在此次灾情中,地铁被困、医院停电等,都是此前较为罕见的情况。这些都提醒,应该始终把应对极端天气当成“新课题”,在城市功能升级完善的同时,要给可能发生的灾害留下充足的提前量。城市发展到什么程度,应急预案就该更新到什么程度,无论是刷新天际线,还是开拓地下空间,应急机制都应始终在场。
此外,在城市管理上如何给极端天气预留更多位置,同样值得思考。比如在何种条件下应该停工停产停运,这些显然也有待管理部门形成更系统的方案。根据以往的经验,刮风下雨给城市整体按下暂停键的情况并不多见,但这次强降雨,让人看到了极端天气给城市空间带来的巨大危害。城市的动员机制,在何种形势下如何启动,应当被细致梳理。
救灾仍在继续,更多经验总结需等到救灾结束后方能得到更清晰、系统的结论。眼下,尽快恢复社会秩序、保障正常生活同样是当务之急。突如其来的灾害在短时间内阻断社会运转,但无论是灾害应对抑或是灾后重建,都有赖于社会功能的正常实现,确保物资调配、人力支援可以快速到达。因此,稳住社会秩序,此时此刻尤为必要。
据气象部门估计,本次强降水或到22日结束,极端天气终会过去。
灾害之后面临的问题也应该尽早提上日程,做到有备无患。比如对财产损失、灾后返贫、经济困难这些常见的灾情影响也应当早做准备,保险机制、社会救助应尽快动员起来。此外,灾害之后须防大疫,尤其是在当前疫情风险仍然存在的情况下,灾后的卫生保障需格外注意。面对自然灾害,最正确的态度永远是那句颠扑不破的“未雨绸缪”。无论是罕见的天气,抑或是城市格局里新出现的风险点,都给现代社会的“绸缪”提出了新的考验。人们与自然灾害的斗争,必然是个认识不断深化、机制不断健全的过程。我们有信心战胜灾情,也有决心查缺补漏,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篇二:预防极端天气心得体会
大型城市极端天气应对与思考公开课1心得体会
“全球变暖是导致强暴雨呈现增多趋强态势的重要原因。”根据2021年8月IPCC(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)发布的第六次评估报告,全球变暖仍在持续,2020年,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(1850~1900年平均值)高出1.2℃,2011~2020年,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。根据《中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评估报告》,我国过去百年上升0.9-1.5C,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近五十年上升速率加快,每十年为0.23C。由于大气温度升高,大气持水能力增加,一旦达到饱和后形成降雨,则降雨量较大。因此,全球变化背景下,暴雨发生呈现增多趋强的趋势。
另一方面,我国的城镇化已经从2000年的36.3%发展至2020年的63.9%,城市建设中的石材和混凝土热容量低、热传导率高,致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,城市热岛效应不断增强。在钢筋水泥的“森林”
中,暖湿气流上升过程中遇到阻挡爬升,水汽冷却容易导致降水。将1981年至2010年的观测数据与1961年至1980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发现,南京城区暴雨日数增加了22%,郊区增加了11%。同时,城区的大气污染物增加,形成水汽凝结核增强效应,也会增加城区的降雨几率和强度。城市化的开发,把曾经的农田变成了柏油马路、水泥广场,使得城市不透水面积大幅增加,下渗减少,“天然海绵”的功能减退,包括停车场、商场和下沉式立交桥等地下设施容易积聚雨水,也是洪涝易发区。
郑州极端暴雨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。刚刚发布的国务院调查组调查报告认为:河南郑州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是一场因极端暴雨导致严重城市内涝、河流洪水、山洪滑坡等多灾并发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特别重大自然灾害;郑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区县(市)、部门和单位风险意识不强,对这场特大灾害认识准备不足、防范组织不力、应急处置不当,存在失职渎职行为,特别是发生了地铁、隧道等本不应该发生的伤亡事件。
推荐访问:预防极端天气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预防 天气